記者李靚慧/台北報導〕在連動債投資人赴金管會抗議前夕,部分連動債受害人出面,哭訴銀行理專的惡劣行徑,包括假造KYC(認識你的客戶)問卷內容、隱匿購買商品有侵蝕本金風險、要求高齡客戶以子女名義購買。


74歲的洪健益,他是第一銀行51年的老客戶,原本有600萬元的存款,理專要他購買「到期保本」的連動債商品,結果買到雷曼連動債,買了不到九個月,雷曼兄弟倒閉,他的存款化為烏有,一銀要給他20萬元的和解金,他不肯,負責協調的銀行代表竟表示「要拿就拿、不拿拉倒」。


76歲的林麗蓉,將300萬元退休金存在第一銀行,行員遊說她購買多檔高風險商品,但她擔心老本虧掉,特別叮囑理專:「我這是老本,本金不能虧,如果有波動要馬上通知我」,結果她的五筆投資,虧了近四成。


主管機關原要求銀行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時,銀行理專在銷售金融商品前,必須先要求投資人填寫KYC(認識你的客戶)問卷,確認投資人的風險屬性,如果投資人的問卷顯示為保守型投資人,單一市場基金、連動債等高風險商品,就無法購買。


但連動債自救會調查,許多理專為求能順利銷售,多在開戶時,準備全部的書面文件,在投資人須簽名、蓋章處「打勾」,要投資人依序蓋章簽名,投資人「信任」理專全數照辦,事後理專再自行為客戶填寫KYC(認識你的客戶)問卷,「做出」適當的風險屬性,這樣的狀況極為頻繁。


此外,投資人若年齡太大,理專也會「建議」客戶,用子女的名義購買,客戶帶了子女的印鑑開戶,相關的資料由理專填寫,分明就是「偽造文書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rea77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