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女性崇尚皮膚白皙,「美白面膜」銷量龐大,但一名女性長期敷面膜,結膜(即眼白部位)竟


出現褐色斑點,乍看如同眼睛充滿血絲,十分不雅觀;醫師懷疑,可能是面膜中的美白成分含

「對苯二酚」所引發的副作用。

從事證券業的陳小姐和許多女性一樣,是美白面膜的愛用者,平均每周敷上三次,皮膚果然白皙、

好上妝;但幾年下來,左眼的眼白竟出現褐斑,且愈來愈大,四處求醫卻找不出原因,

後來是懂生化的朋友提醒:會不會是美白面膜惹的禍?

根據文獻記載,常用的美白成分「對苯二酚(hydro-quinone)」,若經常曝露在其刺激下,

每立方公尺面積10到30毫克的劑量,連續五年以上,結膜可能出現褐斑,一旦褐斑侵犯角膜,視

力恐受影響。


陳小姐後來到新竹馬偕醫院眼科求診,醫師診斷後,高度懷疑這是對苯二酚引起的褐斑,

可能是敷面膜時,液體流入眼睛所致,所幸尚未侵犯角膜,除外觀受影響,眼睛並無不適,

所以醫師未建議她治療,但她已嚇得不敢再用美白面膜。

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指出,這種結膜的色素沈澱,的確是對苯二酚常見的副作用

,且至今無有效去除方法,所以這種成分不建議用在眼睛周圍,濃度也不能過高,以免滲入眼睛;

但國內以往少見類似案例報告,較少人注意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種褐斑副作用,除可能出現在眼睛,也會作用在皮膚上,導致皮膚顏色變深、

變黑,甚至有小的圓形凸起、淺灰褐色斑點,所以許多國家都限制對苯二酚的美白產品,濃度須在2%以下。

新竹馬偕醫院眼科醫師蔡裕棋表示,其實,敷面膜致眼睛出問題,案例並不少,除對苯二酚可能產生危害


,更常見的是面膜中酒精、揮發劑、溶劑等成分,致角膜表皮細胞破損,臨床上,甚至有人痛到跑急診。

他解釋,酒精會使角膜細胞鬆脫,揮發劑、溶劑會造成化學性灼傷,剛接觸眼睛時,只是有點刺刺感,

民眾常不以為意,待一段時間後,不小心揉眼睛,細胞便應聲剝落,疼痛不堪,幸而角膜表皮細胞可再生長,只要避免眼睛感染,多半無大礙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rea77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